寺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寺庙,寺庙,何为寺?何为庙呢?

admin天气2023-12-17 08:06:351080

1、寺庙,寺庙,何为寺?何为庙呢?

寺,佛家文化从古印度,今日尼泊尔由释迦南王子创立佛文化,后达摩东

渡由西域带入中土,隋唐后佛家发扬大,尤其是唐玄装西行取经,演义成《西游记.》后。无人不知无人不哓佛

寺,就是佛家出家修行的地方。

庙。庙堂之上其任妄言,庙堂过去是指皇帝和大臣议事之地,后浙浙也圣人建立庙堂,如孔庙,关帝庙,文庙。

庙是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先圣和名人

的祟拜知敬膜建立的圣堂。

观,老子讲经楼观台,释义《道德经)

后張道陵在江西龙虎山创立道教山林

派,出家修道,后来出家修道的道士

们居住修行的地方叫观,

有名的佳县白云观。周至楼观台。

总之,寺是和尚修行的地方。

观,是道士修行的地方。

庙堂是圣人受人敬拜的地方。

寺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寺庙,寺庙,何为寺?何为庙呢?

2、寺、庙、观、庵到底有什么区别,“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这种说法准确吗?

在我们印象中,“寺”和“庙”似乎就是和尚居住的地方,是和尚宣讲法事吃斋念佛的地方,一般人认为两者并无区别,只是称呼不同而已。

其实错了!“寺”和“庙”其用途和供奉主体不同,两者有严格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寺”供奉的主尊是佛或者菩萨。比如少林寺供奉的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保护佛教的神;还有十八罗汉神像、释迦摩尼像,这些都是佛,少林寺是拜佛的。(如图)

佛教是从古印度传入中国的,时间大约在两汉(东汉、西汉)期间传入我国的,然后本土化,分成几大枝,各有一套理论。

(到了唐朝,唐僧取经只是为了解释这些佛经,因为他发现各地佛经翻译有误)。

随着佛教的出现,僧侣居住的地方就叫“寺”,“寺”是随着佛教的兴起而出现的。

“庙”供奉的主尊是鬼神,是人们的偶像,是祭祀的中国祖先。比如孔庙、龙王庙、关公庙,娘娘庙等。

庙里不一定有和尚,和尚是佛教徒。“和尚”最早是对有一定修为僧人的尊称。到后来是对男性僧人约定俗成的一种统称。

也就是说和尚是拜佛的。他们不拜“庙”里祭祀的鬼神和咱们的祖先,换言之,和尚是住在寺里的。

但是中国历史上有一句俗语叫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意思是说,人可以逃脱,但是你所居住的地方或者某些东西并没有消失,早晚会捉住你的。

了解了“寺”和“庙”的区别,现在发现这句话是错误的。

和尚从来不住庙里,和尚跑不跑和庙没有任何关联。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寺。”亲们明白了吗?以后把这句俗语改过来吧。

接下来咱说说“观”和“庵”的区别:

“观”是道士居住的地方,所谓“观”最早是皇上为了迎接仙人而修建的地方。比如汉武帝为了迎仙人做法和死去的李夫人相见,特意在甘泉宫修建了“延寿观”。现在武当山上的道观很出名,有兴趣的亲们可游览一番。

原先“观”里没住着道士。有记载最早住进道观的道士是汉朝的汪仲都,他因治好汉元帝的顽疾被迎进了皇宫内的“昆明观”。

【观者,于上(皇上)观望也】从此以后,道教徒为了感谢皇恩,于是就把道教建筑或所住的地方称为“观”。

“庵”词典解释为小茅草房,泛指道教中尼姑所住的地方——尼姑庵。

古代道教也存在着男尊女卑的现象,道士住的地方称为道观,有能力的女道姑才能住进道观。

本来道观只住男道士,到后来有修为的尼姑要去道观听讲经,慢慢就和男道士住在了一起,其中的猫腻你懂得。

没有修为的尼姑就只能住在尼姑庵,从“庵”字可看出尼姑之间的地位差别。

武则天最早出家就住在尼姑庵,还是个下等尼姑,拖地洗衣服什么活都要干,到后来尼姑们知道她是皇上的情人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把她当姑奶奶供奉着,这就是狗眼看人低。

文/秉烛读春秋

寺人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寺庙,寺庙,何为寺?何为庙呢?

3、敦煌的寺户是一种户口类型吗?怎样的人才能算作寺户?

这个问题可以参见姜伯勤先生的著作《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对这一问题有详尽的阐述,回答摘取并总结自书中。

寺户中的寺指的是佛寺,通俗来讲,寺户就是户口在佛教寺院的一群人。并且,寺户在古代作为一种制度延续了相当长的时期。

寺户制度源于北魏,北魏沙门统昙曜是文献中所见最早的寺户制创设人。北魏时已出现寺户之称。北魏时的寺户分为僧祇户和佛图户。僧祇户来源是“平齐户”和“凉州军户”。身份相当于农奴。依照内律,他们需要输粟,且其缴纳品(僧物)不得别属一寺,为整个僧团所有,供僧侣们使用。佛图户来源是重罪囚犯和官奴,需进行耕作田地和洒扫等杂役,也需要缴纳实物课纳,亦即输粟,这些交纳的物品为佛物,供佛使用,包括堂塔、伽蓝。因为僧侣不能做诸如伤害虫蚁的耕作之事,这些人实际上就是“净人”,为僧侣做净。

吐蕃管辖时期,为了巩固其在沙洲地区(敦煌)的统治,实际上对寺户制度起到了推动作用。吐蕃管辖下,寺户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俘虏囚犯;投附的逃役贱类(因内律规定其不能为僧侣,只能为使人);世族施入寺院的家客;“良人投附”和各类人的“施身”,又可分为终身性施力和非终身性施力;奴婢则升格为寺部曲。这里说一下,施身就是将自身作为劳动力施与佛寺,生产交纳的东西为寺院所有,世族施与寺院的则更像是转赠奴仆。这一时期,敦煌的寺户编制构架已经形成,而且比较完备。寺户隶属于都司管理,而不属于官府户籍。都司,全称都僧统司,居于各寺之上并且统领全体寺户。可以看出,寺院自成一小社会,底层的寺户正如普通民户一样,也为生计发愁,中层的则为僧侣,最高层则是背后是当地大族的都僧统。

吐蕃政权被归义军推翻后,主政人张议潮当政期间,放免寺户,对寺院财产进行调查(即酉年算会)。但是而在这一时期及其死后,出自当地世家大族的都僧统和其背后的保守势力在做出退让的同时,也进行了对抗。寺院为应对政令,保险起见,将许多寺院田地设为厨田,而厨田不在官府取缔之列,以此保存经济来源。寺院开始雇佣佃农耕作,需要专业技能的榨油、酿酒等等,则出租工具给从业者以收取租金利润。正是在归义军时期,寺户制度由于政治上的压力与本身经济结构相对落后等原因,逐渐衰落,并最终消失在了历史中。

参考文献:姜伯勤《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