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清明节提前几天上坟比较好?在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admin天气2023-12-05 11:16:35430

1、传统清明节提前几天上坟比较好?在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岁岁清明今又至,秉烛化纸寄哀思。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到来,我给大家说说清明节祭故人的一些常识和注意事项,因各地风俗习惯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1、做好上坟前准备工作。如农村上坟要提前剪好白纸条(信阳农村叫“翘钱紙”,这“翘钱紙”有不同的解释,有的说是给死者添砖加瓦,有的说是给死者添加的衣服,那种说法正确,也没必要去追求明白,第三种说法是让世人看到坟头上挂白纸条,显示这坟是有主的,有后人的。有的坟头压上一叠烧纸,也显示此坟不是孤坟)。

除了买烧纸外,还有鞕炮、阴钞(冥币)。

如有近几年安葬的亲人想立碑的,也要提前把碑文刻好。需要在坟前砌“拜台”的(坟前烧纸烧冥币用的水泥平台),坟要是在别人山地上,砌“拜台”要占地皮,要提前和山主商量好再行动,避免矛盾和纠纷。以上都是要提前做的准备工作。至于上坟或扫墓时间,提前一周进行,一般不推迟。

2、上坟那一天穿什么衣服。上坟人穿的衣服不能大红大花,因为上坟是件的悲哀事,要显得庄重严肃。有的让认为红色可以避邪,就穿件红衣服。所以遭到人们的说三道四,但现在有的人为避嫌,就穿红内衣、红袜子,外表不显露。

关于上坟的程序是,先挂“翘钱紙”、然后烧钱紙、敬酒、放鞕炮,后人用树棍在纸灰堆四周划个留有开口的圆圈,意思是烧的钱紙让故者进来领走。如果是上坟的后人多,可以分工,同时进行。

3、为什么过去有的坟头上白纸条一头是红色的。其区别是死者有儿子坟头挂的纸条全是全白色,死者有女无儿的 ,挂在坟头白条纸上部是红色的,别人看到就知道这家老人死前没有儿子。实际上是旧社会留下来的陈规,对没儿子的家庭是一种岐视。但在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儿女都一样,所以,现在也就看不到红头“翘钱紙”了,女儿在其父母坟头上也都是全白色纸条。

4、立碑问题,有父母双亲的坟在一起紧挨着的坟墓,碑要立在两坟中间,不能偏向哪个坟。我在乡镇工作时就碰到这么一件事,老人活着时,两个儿子各养一个老人,老大养父亲,老二养母亲,双老死后,老大(在城里工作)拿钱让老二给父母立碑,老二心眼有点歪,没有立在双亲坟中间,而是偏向母亲坟,引起老大两口子不满,闹起矛盾,最后才重新立中间。

5、包坟和迁坟问题(由于风吹雨淋,坟土流失),农村也有讲究,润年润月是不立碑、不包坟、不迁坟的,至于有什么说法,还不得而知。

在城市不叫上坟,叫“扫墓”。人死了都安葬在公墓或陵园,死者都立有碑文,拿 些水果、鲜白花及酒,和失去的亲人或战友说些思念的话,撒酒寄哀思。

2019年春节为防控疫情都是在家里度过的,憋在家里很长时间, 不能探亲访友,好多人期盼着清明节期间回家乡上坟 ,探亲看望父母,不知能否实现。到时候还是要听从党的号召,从国家大局出发,服从当地政府规定,令行禁止。即使疫情解禁了,还是要少聚会,不吃请。坟在山上的,烧纸一定要把纸火烧尽,无明火星再走人,以免发生火灾。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清明节提前几天上坟比较好?在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2、过去的清明节和现在的清明节习俗上有什么不同了?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古人清明节这一天的繁华闹市,是对活人的真实写照。清明节是古人留下的传统节日,古人重视丧葬习俗,春暖花开举行祭祖仪式,按族谱划分各姓氏家族的人扎堆扫墓,宰牲焚纸烧香叩首。新中国成立后,在清明节这一天,地方政府组织青年学生去烈士陵园参加扫墓仪式,回顾祭奠为祖国牺牲的先烈们。民间上坟添土焚纸跪拜,一般都是成年男子去搞定这事,女人和孩子不得参加。现在易风易俗,树文明新风,有很多地方,特别是城市公墓,不烧纸放鞭炮,改用送鲜花扫墓,无污染防火灾,保持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人们依然重视过清明节,扫墓的性质不一样,这是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与传统的习俗不同之处。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 传统清明节提前几天上坟比较好?在传统文化习俗中,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3、传统的清明节就要到了,请说一说你的家乡清明节有哪些民俗活动吗?

老家清明节最著名的民俗就是“轧蚕花”,摸“蚕花奶奶”——摸养蚕少妇的胸脯。据考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老家地处江南水乡平原,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称,千百年来都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老底子,养蚕是农民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有句老话,吃饭靠种田,花钱靠养蚕。意思就是,种田有实物收入,可以让一家老小吃饱饭,包括油盐酱醋茶;现金收入靠养蚕。上世纪八十年代,春秋两季蚕,一张蚕种可收茧子七八十斤,一担(100斤)茧子收购价在两百元左右。一户农户一季至少养蚕种三张(最多的超过十张),两季蚕四担茧子,收入800元左右。当时国企普通工人月收入不过三四十元。再往前,养蚕在农民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更高,茅盾的《春蚕》就真实地反映了旧时养蚕对于江南水乡农民的极端重要性。

养蚕如此重要,因此祈祷蚕花丰收是广大农民的共同心愿,于是就有了清明“轧蚕花”的民俗。清明节那天,方圆百里的男女老幼数万人集中到“蚕花娘娘”庙,女人头戴蚕花、男人上香许愿,祈祷一年养蚕大丰收。不过,最吸引人的,还是“摸蚕花奶奶”。

老底子,养蚕是全家总动员,但由于孵种技术落后,蚕种得靠女性贴身保温孵化。蚕种孵化质量,是蚕茧能否丰收的前提,因此家里负责孵种的少妇就得让人摸胸脯,“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这么香艳的民俗,不火都难。

不过,摸蚕花奶奶绝对是门高难度高技术活儿,不是随便乱摸。要恰到好处,否则会被揍。具体怎么摸,我也不知道。我小时候,每年都能看到镇上有小青年,兴冲冲赶去,脸青鼻肿回来。不讲规矩,乱摸,结果被打了。城镇居民不养蚕,还乱摸人家,放在今天被打还算轻的,多半得治安拘留几天。

不过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地政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轧蚕花”改造成“蚕花节”,取消了最吸引人的“摸蚕花奶奶”这一惹是生非的环节,并增加了诸如祭蚕神、游街、选蚕花姑娘等新内容。够热闹,但没了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