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叔齐 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里边都写了点什么内容?

admin天气2023-11-26 05:11:50830

1、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里边都写了点什么内容?

史记包括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本纪书写帝王,世家书写诸侯,列传则是书写一些杰出的公卿,表是各种大事年表,书则是书写各种规章,礼仪 历法等。

上边说过了,列传主要是介绍一些公卿士大夫生平的传记,伯夷叔齐列传又居于七十列传之首,可是大家读的时候发现没有,书中关于伯夷叔齐这二位兄弟的记载却只有两件事,第一件是说这两位贤人的父亲孤竹君准备让位给叔齐,孤竹君死了以后,叔齐却打算把位置让给伯夷,伯夷不受,跑到山里边住了起来,叔齐看到伯夷走了,自己也不受君位,也到山里边居了起来。第二件事是说武王伐纣以后建周,伯夷叔齐认为武王无道,于是不食周食,饿死在首阳山。

咱们先来说说这两件事吧,第一件事,兄弟二人互让君位这件事,古往今来啊,不知道多少人因为争取君位而兄弟反目,父子成仇,取得了君位,意味着啥,意味着名利到手啊,咱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这事搁自己身上,自己能不能抵制住诱惑啊,取了君位,票子有了,美女有了,名利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可是伯夷叔齐二人却遵守古之贤人风范,这真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啊;第二件事,不食周粟,众所周知,武王伐纣,大家都认为这是有道伐无道,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臣子伐君王属于无道,且不说这种判断对不对,他们不食他们认为无道之人的食物,这种气节,一般人真是比不了啊。

好了,伯夷叔齐列传,说是列传,却只是记载了伯夷叔齐这两件事,这相对于一个人的生平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还是居于列传之首,太史公在伯夷叔齐列传里用相当一部分的笔墨来通过伯夷叔齐的例子来阐述他自己的思想,中心思想就是怀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观点,原文是这么说的: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掣行如此而饿死”

意思就是伯夷叔齐这么积德行善的人却落个如此下场,接着有举出颜回的例子来说,颜回那么贤德,但是却也是贫穷一生,英年早逝。

接着举出了颜回如果不是由孔子称赞,估计这一辈子也是声名不显,“云须从龙,虎须从风。”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觉悟到了没,太史公第一篇列传伯夷叔齐列传写了点什么,其实是自己的抱怨,借古人的遭遇来抒发自己的不得志。太史公的遭遇只是因为一句谏言便遭受了奇耻大辱,这对于一个儒家文人来讲可以想象一下是何等的耻辱?第二个原因伯夷叔齐列传生平介绍的少我觉得是首先于当时史料,或者说太史公认为他们的生平只有这两件事是值得介绍的。

关于太史公的困惑: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大家也可以思考一下。

伯夷叔齐 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里边都写了点什么内容?

2、孔子评价“伯夷、叔齐不念旧恶”,对教育有何启发?

《论语》中,孔子说:“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意思是:“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因此,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少了。”这是孔子对二人的评价。

伯夷、叔齐是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伯夷是老大,叔齐是老三。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将王位让给的纣王。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经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老林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伯夷、叔齐是孔子评价极高的两个人,孔子非常尊敬他们,也非常崇拜他们,这在一章里,孔子赞赏的是他们两人“不念旧恶”的美德。“不念旧恶”就是对于别人过去犯下的罪恶不记仇、不搞秋后算帐、不纠缠,一切都既往不咎,面向未来,只要从此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改了就是好同志。

“不念旧恶”从处理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至夫妻之间,如果一昧地抓住对方过去的一点过错不放,经常揭短,就很难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因为人毕竟不是圣人,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犯下一点错误,你揪住别人小辫子不放,别人也可以抓住你的弱点穷追不舍。这样一来,彼此之间的怨恨就会越积越深,原来的好朋友、好同事就会因此变成路人或者是仇人。因此,要想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应当对人常怀包容之心,不要经常拿对方的短处来攻击对方,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不念旧恶”也是教育学生应当紧持的原则之一。中小学生大都是未成年人,在学习和生活中犯一点错误在所难免。家长和老师的职责就是引导他们改正缺点、错误,用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引领他们,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将来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之人。如果抓住学生的缺点、错误不放,一有机会就拿过去犯下的错误刺激他们,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自卑心理,个别学生甚至会产生对抗、逆反心理,这样一来不但教育效果等于零,而且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我们国家,对待犯错误的人历来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甚至对于一些违法犯罪的人也不会一棍子打死,而是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刑满释放后则要求全社会“不念旧恶”,不歧视他们,给予他们重新做人的尊严,有些人也因此为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不过,对于一些杀人越货、罪大恶极的罪犯,我们就不能“不念旧恶”了,尤其是对待那些给国家民族造成重大损失的人,比如秦桧、汪精卫之流,在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甘愿充当卖国贼,我们不仅应当揭露其罪恶,而且要对其穷追猛打,使其臭名昭著。

汉语有时候就是这样神奇,一方面我们强调人与人的交往要“不念旧恶”,另一方面我们又经常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到底哪一种说法正确?两种说法都对,前者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后者是对待社会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准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也是一个尊重传统、不忘历史的民族。对于历史上造福于国家民族的人,老百姓会永远会记住他们,甚至为他们树碑立传,将其奉为神灵,如大禹、孔子、岳飞等一大批民族精英,他们在人民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民与水火,人民怎么会忘记他们呢?有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种说法不对,中国的老百姓不信天,不信上帝,只相信这些生前为民造福,死后由人而神的人,为他们修建祠堂、庙宇,世世代代供奉祭拜,这是一种英雄信仰,也是一种超过某一固定神灵的精神信仰。

相反,对于哪些给国家民族带来危害的人,老百姓也不会忘记他们。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义侵略我们的国土,屠杀我们的同胞,掠夺我们的财富,这样的血海深仇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不念旧恶”。记住历史不是为了算历史老帐,而是为了让后人记住民族辉煌的过去和不可磨灭的耻辱,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振兴中华,以更加昂扬的姿态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很高兴回答这一问题,个人管见,不当之处欢迎“关注”作者继续交流!

伯夷叔齐 司马迁史记的伯夷叔齐列传里边都写了点什么内容?

3、如何理解: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谢谢邀清。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出自《论语-公冶长第五》第22篇。

一、字词解释

1、伯夷、叔齐

孤竹国两位王子,伯夷是大哥,叔齐是弟弟。

这两兄弟在儒家享有很高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家族企业接班的事情:

他们的父亲孤竹君去世时,想传位给弟弟叔齐。叔齐认为自古都是大哥接班,于是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他居然逃走了,而大哥认为应该尊重父亲的意思,居然也逃走了。

大家可能觉得这没什么,但想一想2013年10月28日,富豪霍英东过世7周年,兄弟之间争夺遗产开庭,就会明白不少。

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有个作品叫《化蜡钎》:三兄弟分遗产,分到最后剩一个煤球,砍成三份;剩下四颗豌豆,每人一颗,多的一颗扔掉,谁也不能多占。

这样想一想,是不是就能够明白孔子、孟子那么喜欢这两个人的缘由和深意了?

2、旧恶:过去的恶、过去犯的错。可以指某个人,也可以指所有人,也可以指环境。

3、怨:怨恨。是用:古时所用词语,释义为“因此”。希:少。

翻译:伯夷叔齐不想着以往一切的恶,所以他们自己心上也少有怨。

二、文意辩论

有人翻译说是:伯夷叔齐不计较别人以前的过错,所以别人也很少怨恨他。

钱穆先生认为,这种解释有违《论语》本意。

《论语-述而》中有段可以印证:“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说的是伯夷叔齐不堪商纣王的暴政,逃到东海之滨。后来听说文王行仁政去投奔,走到半路,发现文王刚刚去世了,而恰好武王带兵来攻打商纣王。

伯夷叔齐拦住武王的马,认为父亲刚死兴兵打仗就是不孝,作为商朝的臣子讨伐君主就是不忠。

武王没有采纳意见,灭了商朝建立周朝,而伯夷叔齐发誓不吃周朝的粮食,活活饿死在首阳山。

于是,就有学生就问孔子:伯夷叔齐最后活活饿死,他们心里后悔吗?

孔子说:他们本来求的就是仁,是道,最后因仁而死,也得到了仁,有什么怨恨的呢?

举个例子大家就很清楚了。

崔永元前段时间说,自己被威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战斗?

现在我们问他:如果你真的被人杀了,你怨吗?

我想崔永元的回答肯定是: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这就是儒家文化养成的铮铮铁骨。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综上所述,“怨是用希”的“怨恨”是指的伯夷叔齐自己内心的怨,而不是简单的别人不怨他。

别人怨恨不怨恨,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因为他们只按照自己内心的道德准则行事。

连生死都可以不顾,何况别人怨不怨呢?

三、本章精髓

读《论语》到字词和文意这一步就停下来,就好像看电影看个开头就离开,生病开个方子却不抓药一样,既没有学到真东西,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大家对于儒家,对于《论语》,对于孔孟朱子阳明先生,没有什么耐烦心和好感的根本原因吧。

本章的精髓在于:

1、肚量和格局:伯夷叔齐为什么不记挂外面一切过去的恶事呢?

因为他们洞察人性,人都有过错,而且拒不认错;即使口头认错,心里打死也不认错。

因此,他们能够改过就好,何必要对于过往的过错耿耿于怀呢?

这说的是他们的肚量和格局。

2、立志:伯夷叔齐为什么自己的“怨”很少,甚至“不怨”呢?

这就是阳明先生说的,第一在于立志。

伯夷叔齐志在仁,而仁是儒家的最高标准,可见他们的志向有多高。

“旧恶,过往的恶和过错”时时刻刻来自各个方面,有身边人的,有陌生人的,有公司的,有社会时代的,还有国家世界的,甚至来自太空宇宙,比如陨石撞击卫星地球,我们的一颗小心脏如何抵挡呢?

答案是:只要你有高远的志向,有坚定的求道之心,有明确的致良知目标,这一切都影响不了你,自然可以做到少怨,甚至不怨,从困境中寻求希望,将黑暗榨成光明,最后到达目标。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欢迎您给我留言。

我是作者陈桥,坚持原创,传播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