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安街有多长 北京的长安街为什么要用长安来命名,这与长安这个古都有关系么?

admin天气2023-12-14 15:56:35750

1、北京的长安街为什么要用长安来命名,这与长安这个古都有关系么?

北京的长安街之所以用“长安”来命名,的确与曾经的古都长安有一定的联系,也是取“长治久安”的含义。最早长安街的雏形是元大都南城墙内的顺城街,明朝永乐年间,将都城向南方向延伸了二里,拆文明门与顺承门之间的城墙辟为路,取名长安街,距今已有600年历史。

长安街的“十里长街”之称早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从西单到东单大概有3.7公里,所以有了以上称呼。在明清时期,东西长安街的中间有一段T型的广场,所以并不是像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样东西贯通。而且,这条路在当时也是一道土路,如果皇帝要是来了,就要先拿黄土铺一层再用清水泼街。这个广场在古代的时候是一个封闭十分严密的宫廷广场。T上面的那一横就是从长安左门到长安右门这一段,那一竖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御道,御道的两侧是回廊,两边都设有厢房。在过去这些厢房就是朝廷的中央联合办事处,内阁各部在这个地方议论朝政,办理公务,而且御道也只能是皇帝的车辇通过,百姓是进不去的,如果大臣们受到皇帝的召见也不能走御道,而是要绕过御道,经过长安左门或者右门,过金水桥,从天安门那个门进入皇宫。

革命之后,清帝退位,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过去的格局才开始变化。1912年的时候,长安街得以贯通。1917年的时候,将过去的土路修成了柏油马路。1921年往后开设了电车,也从长安街通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大规模的营建长安街才开始。

北京长安街有多长 北京的长安街为什么要用长安来命名,这与长安这个古都有关系么?

2、街和路有什么区别?

“街”和“路”都是供人行走的道路,这是它们的共同点,但这两个词的区别何在?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街,四通道也。”今天云南丽江古城的“四方街”用的还是这个意义。“街”的另一个特点是指城中的道路。唐慧琳《一切经音义》中就有“街,都邑中之大道也”的解说。城市中的大道叫“街”,小道叫“巷”,这个词义的基本内涵被现代汉语完全继承下来了。现代汉语中的“街头巷尾”、“大街小巷”、“街道”、“上街”等等中的“街”字,都不能换成“路”。

接下来说“路”。许慎说:“路,道也。”但比许慎更早的《尔雅》和《毛诗诂训传》都说:“路,大也。”“路”的同族词也都有大的意思,如大车叫“辂”,长串的美玉叫“璐”,大鸟叫“鹭”等等。“路”作为“道”的同义词,其特点一是在城外,一是大而长。现代城市已无内外之别,于是城里的街道也可以叫“路”,但“路”的基本特点并未丧失:还是特指那些宽大长远的街道。无论是哪一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街”和“路”都没有“方向性”的语义因子。抛弃词的语义规范而人为地规定“南北为街,东西为路”,只能造成语义的混乱。我在这里引经据典不是要卖弄学问,只是想说明一个问题:每个词的每个意义都有它的来龙去脉,词义具有继承性的特点。每一个现实的意义都是在数千年发展中约定俗成的,这种约定俗成就是每个人都要遵守的规范,即使是政府也不能例外。相反,政府还应该是遵守这种规范的榜样才对。

北京长安街有多长 北京的长安街为什么要用长安来命名,这与长安这个古都有关系么?

3、北京以长安街为界,北面和南面的发展有什么差别?

以长安街为界,大概可以把北京分为北城和南城,这种分法还不太准确,应该说前门(正阳门)以南为南城,以北为北城,这是曾经的北京城的划分(民间的划分,官方叫内城和外城)。

早先的北京内城是皇族和达官显贵的居住的区域,自然是优先发展,南城是本地老百姓居住的区域,各种商街聚集,接地气,发展的也稍差一些,从古就形成了这种格局。

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作为首都,城市空间需要扩展,首先拆除了城墙,朝两个方向发展,向西是各部委等机关大院,向东是北京各大工厂的办公地点(除过首钢之外),向北是大学等高等院校(也包括一些大院),衍生出了现在的现在海淀区、朝阳区和石景山(原都为郊区),后来海淀区因为教育资源发达,转化为了科技实力,成为北京互联网公司的聚集地,经济实力强,朝阳区原本是北京的工业中心,后来转型为金融和经贸中心,长期是北京GDP的头把交椅(2016年被海淀超越),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北京的中心地带,各方面资源都是最好的。

但是,这个时候北京重点发展的区域仍然在北城,南城依然没有得到较多的发展。大概从上世纪8、90年代,北京开始规划南城的建设,以方庄为首,是北京最早规划的片区,方庄甚至成为北京最早的富人区,一些配套设施成为很多北京人儿时的经典回忆。

但这个时候南城依然比不上北城。

随着北京城市的扩展,三环到六环,四环到五环,五环到六环,逐渐形成了城八区(现为城六区),东城、西城、崇文(现已合并进东城)、宣武(现已合并进西城),朝阳、海淀、石景山,丰台,这里只有丰台是一个纯南城区,发展的也是最不好的。

“北富南穷”,这是北京长期以来的一个格局。

但是现在这种格局正在被打破,北京未来的发展是向东、向南发展,向东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主要是通州,向南,大兴、房山被列为重点发展的区域,尤其是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使得南城的经济实力得到了提升。

亦庄云集了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包括电商巨头京东总部就设立在亦庄,2016年,亦庄的年产值超过了1000亿。

除过亦庄之外,北京第二国际机场的建设,也给南城带来了新机遇,相应的配套正在建设当中。曾经南城的地铁较少,现在有房山线、亦庄线、大兴线、9号线、10号线、7号线、14号线,目前还有在建设的燕房线、8号线南延、16号线南段、17号线、新机场线,轨道交通正在完善当中。

另外,南城正在建设的丽泽商务中心、已经投入使用的丰台科技园,大兴媒体产业园等都标志着北京南城正在崛起之中。

不过,需要看到南城和北城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只能期待未来有一天,北京能实现南北成的均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