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 遇到许多亳州蒙城的和利辛的老乡,为什么都说自己是阜阳人?

admin天气2023-12-08 15:41:35660

1、遇到许多亳州蒙城的和利辛的老乡,为什么都说自己是阜阳人?

因为在2000年以前,阜阳和亳州是一个城市,后来解体,分为亳州市和阜阳市,而亳州市有蒙城、涡阳、利辛三个县城,谯城区是亳州的一个市辖区。

后来,阜阳在人口、经济、教育等领域开始超越亳州,最近几年亳州发展很慢,尤其是教育方面,跟阜阳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利辛一中还蝉联了亳州市的“高考七连冠”,当然啦,那个时候亳州、阜阳还没有分家。我当时在利辛初中毕业的同学,成绩比较好的都不去利辛一中或者亳州一中,而是去阜阳一中、阜阳三中之类的高中,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

而阜阳和亳州曾经是一家,所以语言上是共通的,存在95%的共同性,当现在的亳州人和阜阳人相遇,如果只听口音,是区别不出来的。阜阳后期在经济、人口、教育方面的优势不断扩大,作为小弟的利辛、蒙城会比较亲近阜阳,因为阜阳的影响力,不管在哪个方面,都比亳州要大。甚至有很多外地人连亳州两个字都读不对,更不要说会认识利辛、蒙城这几个老牌贫困县了。尽管阜阳和亳州现在已经分离,但是感情一直都很浓厚,在很多亳州人心里,自己还是阜阳人,阜阳和亳州也更加团结,共同进步。

蒙城县 遇到许多亳州蒙城的和利辛的老乡,为什么都说自己是阜阳人?

2、为什么像蒙城这样的五六线小县城,房价也能上万?

刚才查了一下中国房地产协会发布的价格,蒙城的房价为6940元/㎡。最高的为8500多每平米。如果是在2017年的话,很有可能会被炒过万。2017年很多一二线城市限购,很大一批刚需以及炒房的散户们都去县级城市买房炒房了。

蒙城不能算是五六线小县城,蒙城还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亳州市下面四个县,数蒙城房价最高!

排名 小区名称 行政区 平均单价(元/㎡) 同比上年

1 建投世纪城 谯城区 6,229 +49.24%

2 丹华山庄 谯城区 7,447 +43.82%

3 天赐良苑 谯城区 6,073 +40.23%

4 奥林清华 利辛县 7,576 +39.82%

5 鲁班紫荆花园 谯城区 7,043 +38.44%

6 华府翡翠庄园 谯城区 8,010 +37.94%

7 观澜天下 谯城区 7,240 +37.71%

8 东方塞纳 谯城区 4,931 +34.42%

9 恒大城 谯城区 6,737 +33.35%

10 帝景华庭 谯城区 5,710 +33.26%

11 国购名都 谯城区 7,464 +31.10%

12 天润上层 谯城区 5,713 +27.16%

13 宝业·梦蝶绿苑 蒙城县 8,515 +26.61%

14 丽阳春都 谯城区 7,240 +24.66%

15 高速·时代华府 谯城区 6,595 +24.33%

16 万达华府 谯城区 6,963 +22.69%

17 古井府南花园 谯城区 6,608 +22.64%

18 旺角广场 涡阳县 5,654 +18.88%

19 富荣花园 谯城区 6,783 +18.83%

20 金色名城 谯城区 5,735 +18.35%

蒙城县 遇到许多亳州蒙城的和利辛的老乡,为什么都说自己是阜阳人?

3、安徽省蒙城县都有哪些特产?

安徽人有多少知道这个地方?

说起蒙城你可能不知道。但说起这位历史名人,恐怕无人不知。他便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作者—庄子!这便是他的故里。

历史上这还出了一位巾帼英雄—刘金定。近代牛群曾在这里挂职担任过副县长!

著名的景点有:庄子祠、文庙、万佛塔、三星街、尉迟寺遗址等。

尉迟寺遗址,它是目前国内保存规模较大,较为完整的大汶口文化原始社会部落的遗存。个人推荐到蒙城县的博物馆去看一看,能够完整系统的了解中国的原始社会发展。

文庙和万佛塔都湿蒙城的代表。一个是祭孔、演礼、办学的地方,一个是造型优美,宋代风格的重点文物保护,都非常值得一看。

庄子祠是后修建的,原址已经被洪水淹没。但是其精神和典故,带给我们的内在价值是无法估量。

要说蒙城的特产,最有名的莫过于下面这两种:

油酥烧饼:

它已经由15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清朝一个姓宋的老人,在文庙那里买酥油烧饼,因为是孤寡老人,收了一个山东人为徒,名叫“薛延年”,此人学成后,又传子传女,自此以此为生的人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这里的行家烧出来的烧饼,形色俱佳。最好吃的便是刚出炉的时候,为金黄色,咬一口,层层叠叠,薄如蝉翼,透着香,油汪汪。

蒙城sa汤:

相传是清朝年间,乾隆微服私访,路过蒙城时饥肠辘辘,又正当傍晚,便到一家客栈投诉,店主老妈妈看见器宇轩昂,锦衣华丽,必定热情招待,酒量仅有的老母鸡都杀了,因为没有稻米,放入麦仁炖了个把小时,没想到,做出来的菜,香气扑鼻,乾隆大加赞赏,问其名字“这鸡汤炖麦仁叫啥汤?”侍从知道,此菜为就地取材,根本没名,又想到,自古君无戏言,既然皇上说是啥汤,那就是“啥汤”。于是,他便顺口答道:“啥汤”,皇帝一听,就此赐字,老板娘欣喜若金,蒙城“sa汤”一炮而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