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真实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admin天气2023-12-03 07:46:351300

1、三国时期真实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曹冲短短一生,只活了十三岁,即便古代人普遍早熟,此时都可以谈婚论嫁了,但这个年龄去世也无异算是夭折,若是放在现在来说,相当于刚上初中,人就没了,实在可惜。

他五六岁时,就有成人一般的智慧,实在是天才,现在我们看看史料,曹冲做过的比较具体的事情有三件:

第一件事是曹冲称象

这个家喻户晓,应该不用介绍了,我记得.....我以前的小学课本上就有。

第二件事是智救库吏,我们可以先看下面这段:《三国志.曹冲传》: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齧,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中,然后自归。"冲於是以刀穿单衣,如鼠齧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俗以为鼠齧衣者,其主不吉。今单衣见齧,是以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齧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齧,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当时国家和军队都处在多事之秋,曹操的刑法比较严峻,有一次,曹操放在库房里的马鞍被老鼠咬坏了,库吏很害怕,觉得自己看管不周,死定了,想要面缚自己去请罪,但还是怕不能免死。

曹冲知道后,跟他说:“你等三天,再过去请罪。”然后曹冲用刀子把自己的衣服划破,弄成像被老鼠咬了的样子,见到曹操故意表现得很惆怅,曹操果然问他怎么了,曹冲说:“世间传闻,被老鼠咬了衣服,穿这衣服的主人就不吉利了,现在我衣服被咬坏了,就是担心这个。”曹操说:“这都是虚头巴脑的言论,没有的事。”

不久等库吏向曹操报告了马鞍被老鼠咬坏的事情,曹操就笑了:“我儿子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坏,何况马鞍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果然没有加罪于库吏。

像是这样的好事情,曹冲做了不少,每次有要被刑罚的人,曹冲都去细细了解他们的情况,觉得可以宽恕的,便用自己的智慧为他们开脱惩罚,“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第三件事

前两件事都是曹冲的本传记载,而一本不太为人所知的《异苑》书中,则记载了曹冲的第三件事:

《异苑》:山鸡爱其毛羽,映水则舞。魏武帝时,南方献之,帝欲其鸣舞而无由。公子苍舒(曹冲)令置大镜其前,鸡鉴形而舞,不知止,遂乏死。”

有这么一只山鸡,爱惜自己的毛羽,看到水里自己的倒影,就会翩翩起舞。有一次南方献上一只山鸡给了曹操,曹操想要让它鸣舞却没个办法,曹冲就让人在山鸡面前放置一枚大镜子,鸡看到大镜中自己的身影,就开始起舞,不曾停歇,最后累死了。”

这件事的可信度还是比较存疑的,但毕竟是文献记载,还是放上来了。

总的来说,我对曹冲的印象还是比较不错的,年少聪慧而性格仁爱,潜力无限,据说容貌也很完美,简直全身都是优点,以至于这么小的时候,曹操竟有念头立他为继承人,等他患上重病,曹操亲自为他祈祷祈福,但没用,死了以后,曹操很是哀痛,曹冲生前尚未成婚,死后曹操特意为曹冲安排了冥婚,后来还让一个孙子过继当曹冲的后代,别的早夭的儿子根本没这待遇。

最可怕的是,曹冲死后,曹操曾跟自己其他的几个儿子说:“冲儿死了,是我的不幸,却是你们的大幸”。这话透露的意思....可不简单啊,曹丕就经常说:“家兄(指曹昂)活着的时候,继承人自然是家兄(毕竟是长子),但家兄死后,曹冲弟弟还在的话,我也得不到天下。”可见曹操对曹冲是多么的喜爱了。

——————————————————————————————————————

我是《逆三国志》作者郑勋,这是我回答的第27个问题啦,本号专注三国历史领域,基本保持日更,欢迎小伙伴们长期关注,评论留言都会认真回复的~~~

曹冲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真实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曹冲是被谁害死的?

曹冲的死对曹操的大家非常大,因为曹冲被称为是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也足以证明曹冲的才智的确胜于常人。不过曹冲早夭,年仅12岁便去世了,所以关于曹冲真正的死因也是有了很大的争议。那曹冲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下了毒手呢?如果曹冲真是被人害死,那究竟是谁会如此残忍对一个小孩子下重手呢?

关于曹操的神童儿子曹冲的死,历史上有明确记载,说他是在十三岁时病死的。不过,后世对此有不少怀疑,甚至有人认为曹冲是被害死的(比如下毒之类)。

是谁害死曹冲的呢?有人认为嫌疑集中在两个人身上:一是曹丕,二是周不疑。

怀疑曹丕,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三国志》曾有记载:“太祖数对群臣称述,有欲传后意。”二是《三国志》中还记载,曹操曾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也就是说,因为曹操多次在群臣面前称赞曹冲,有传位给他的想法,也很想得到世子之位的曹丕心生不满,因此悄悄毒死了弟弟。

怀疑周不疑,也有两个原因:一是周不疑的舅舅刘先生是刘表的大臣(别驾),曹操灭了刘表,周不疑为刘表报仇。二是曹冲去世后,曹操每次看到周不疑心里就不舒服,执意要杀死周不疑。曹丕劝说曹操别这样做,但是曹操说:“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意思是这个人将来你驾驭不了,我提早给你杀了,减少你的麻烦。

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猜想是无稽之谈。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说曹丕杀弟弟曹冲的事。

确实,当曹操的长子曹昂去世后,作为第二个儿子的曹丕,应该是最有机会获得世子之位的人。曹操多次称赞曹冲,曹丕心里肯定不爽。不过,就算不爽,曹丕也不会杀曹冲,为什么呢?

第一,曹操并不一定传位给曹冲。《三国志》中记载“有欲传后意”,是群臣猜想的,并不一定是曹操的真实想法。实际上,曹操在权衡再三后,不一定传位为曹冲。因为曹冲这个人,太仁厚。《三国志》记载:“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就是说,曹操有数十次想杀人,都是因为曹冲在一边帮助,把这些人救了下来。这就可以看出,曹操和曹冲的性格很不相符,曹操认为当君王需要恩威并施,而曹冲一意讲“恩”,无“威”,因此,曹操称赞曹冲,很可能只是对聪明儿子的喜爱。所谓“传位”,只是群臣的猜测罢了。

第二,曹丕后来多次写诗赞扬怀念曹冲,比如“于惟淑弟,懿矣纯良。诞丰令质,荷天之光。既哲且仁,爰柔克刚。彼德之容,兹义肇行”这样的诗,而且曹丕还说,如果曹昂和曹冲在,自己是得不到世子之位的。如果曹丕毒害了曹冲,那么曹丕对此事肯定讳莫如深,他不大可能多次怀念。

第三,曹丕曾劝曹操别杀周不疑。如果曹冲果真是曹丕毒害的,那么曹操杀周不疑,对曹丕来说是大好事。因为这样,正好转移人们的视线,让周不疑背锅,他为什么还阻止曹操呢?

再说周不疑毒害曹冲的事。

周不疑和曹冲一样,都是神童,曹操破荆州以后,把周不疑和曹冲放在一起养,让他们互相促进成长。我觉得,周不疑暗害曹冲,也是没有可能的。

第一,周不疑不存在为刘表报仇一说。刘表并不是周不疑的直亲,只不过周不疑的舅舅刘先生是刘表的别驾。刘先作为刘表的使者在出使许昌见汉献帝的时候,曾在大庭广众之下大骂曹操。但曹操破荆州,抓到刘先后,并没有为难刘先,还给他官做。曹丕继位后,还升他为尚书令。因此,周不疑不存在报仇一说,因为他无仇可报。

第二,周不疑既然是神童,他就知道曹冲活着对他有多么好。因为他和曹冲一起长大,一旦曹冲将来继位,他会得到怎样的好处!他保护好曹冲的生命还来不及,怎么会杀曹冲呢。

第三,曹操之所以杀周不疑,并非怀疑他杀了曹冲。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嫉妒。同是神童,自己的儿子早夭,而另外一个神童欢蹦乱跳的活着,曹操心里肯定很不舒服。二是曹操曾要把女儿嫁给周不疑,周不疑拒绝了,曹操不高兴。三是上面说过的,曹丕不能驾驭周不疑的话。就像他杀了杨修一样,他也因此暗杀了周不疑。

曹冲是怎么死的 三国时期真实的曹冲是一个怎样的人?

3、曹冲少年英才,那么他死前究竟知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以曹冲的才智,在临死前已经知道自己是被陷害的,对于这一点,不光是曹冲自己知道,荀彧,曹操心里清楚是谁下的毒手。

不要看曹冲年少,但是曹冲是非常聪明的,对于曹操喜欢自己,他自己心里也十分清楚,古代的王公贵族,谁的家里都有幕僚,都有谋士,像三国时期,那更是如此。

对于曹魏集团来说,曹操打天下,打下天下的曹操已经在考虑接班人的问题,所以才让司马懿去教曹冲,这足以看出,曹操是很看好曹冲的。

司马懿的名声在外,确实是有真材实料的,曹丕一看曹操的这一系列操作,心里顿时明白,曹冲心里也是心如明镜。

曹冲和曹丕其实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各自的算盘,曹丕这个时候已经起了杀心,当时曹冲知道曹操有意培养他做接班人,但是没有想到大哥会下毒手,当一切发生之后,曹冲心里也明白了,自己的威胁对于一个长子,皇位的第一继承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关系到皇位之争。

想了想去,只有曹丕会下如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