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黑 你怎么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dmin天气2023-12-24 10:31:35390

1、你怎么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是群居动物,能常在一起者,多为意趣相投,心思相融,较有共同语言,彼此话题颇多且看法相近,道同志合相互影响。常言道“道不同而不与谋”,言即此理。

人群观点是有倾向性的,或正或邪,或左或右,自觉不自觉地带有色彩,如果你接触这些人群,而又不能独立思考与辩别,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会受其感化,潜移默化的接受影响,由量变到质变,渐渐地已不是当初的那个你了。

近墨者黑 你怎么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为什么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晋代人傅玄的《太子少傅箴》,这两句话的原意是,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用来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充分说明客观环境对人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

社会环境是一个大染缸,"出淤泥而不染"的又有几人?而荷花的不被污染,更在于它是被茎杆高高地托起,远离了污泥,并没有真正接触于污泥!

《孔子家语》也有类似的说法:“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常和品行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像沐浴在种植芝兰散满香气的屋子里一样,时间长了便闻不到香味,是因为本身已经被香气笼罩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像到了卖鲍鱼的地方,时间长了也闻不到臭了,也是因为被臭味笼罩了。

《论语·里仁》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那是指知趣坚定的人,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孔夫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说自己到了七十岁的时候随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规矩了。连孔夫子也要到七十岁才很好地把持自己,凡夫俗子又怎么能超凡脱俗?

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一句话,橘子的变化完全是环境使然。

普通人往往没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还是要远离不好的环境。特别是"三观"未成年轻人更要如此!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悔之不及!作为家长必须高度关注孩子,努力给孩子创造好的发展环境,因为孩子才是你一生的事业!个人再成功,孩子不成器,家长都会痛心,严重者,可能死不瞑目!

近墨者黑 你怎么理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认为近墨者一定“黑”吗?

战国时期荀子的《劝学》中有这么一句话:“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意思是指蓬草生长在挺直的麻田里,不用扶持它就自然而然地长得端正了。这个道理就好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般。

那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内含意思是什么呢?

请看下图所示:

说明是受到了环境制约,并且有因环境改变而改变的迹象或特征,即所谓人们常说的“入乡随俗”。

这在某种意义上,就界定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必然性,说明“近墨者黑”,就一定“黑”是对的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一、自然现象:中国地大物博,仅限土地颜色来说,有黑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等多种。假若将一些黑土壤放到黄土高原上去,随着时间的风化或者两色土地之间的渗透,久而久之,黑土就不存在了,只能变成了黄土中的一分子。

二、物理现象:大家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其中分子还在永不停息地做着无规则运动。这样一来,与之接触的其它物质分子就会发生彼此融合。这在物理学原理上叫做扩散现象。

三、环境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说有统一的语种,但也少不了有一些地方的方言。人都是这样的,自然界就更是如此,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既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对的,那又该如何理解呢?

一、词语解释:朱和赤,指红色的东西,延伸为正义的、好的;墨和黑,指黑色的东西,延伸为邪恶的、坏的。就是接近朱后变红,接近墨后变黑,比喻人们跟着好人学好人,跟着坏人学坏人。

掉进染缸,颜色很重要,好人能变坏,坏人也能变好。

二、历史典故:《孟母三迁》,就是一个较精准的例子。第一次,孟母为了方便对丈夫的祭祀,就住在墓旁村庄,想不到孟子竟学会了叩首跪拜。于是,孟母将家搬到菜市场旁,后来的孟子手执样刀就学会了砍肉。至此,孟母不得巳又迁家到小学校边,这下好了,孟子学会了认字,也进了书堂。

环境决定一切,环境也能改变一切!

三、辨证思维: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要一“黑”到底。虽然说古人古语富有深刻的哲学道理,但在客观事实面前,我们也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不能去接近,关键在于保持本心,不随波逐流,做到“岀污泥而不染”也。

入乡随俗是为了融通,青岀于蓝而胜于蓝才是本份。

总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定论,但不必要去盲从。学好人、做好事可以,学坏人、做坏事,决不可以!: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岀处:晋.傅玄《太子少傅箴》,原文如下示:

“夫金水无常,方园应形,亦有隐括,习以性成。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